《穿山甲:科学、社会和保护》中文译本首次出版
近日,穿山出版《穿山甲:科学、甲科社会和保护》中文译本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学社九游这是保护该书自2019年问世以来,首次以中文译本的中文形式与中国读者见面。记者了解到,译本该中文译本由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华彦与广东省野生动物监测救护中心副主任谭琳牵头组织翻译,首次旨在让更多人深入了解穿山甲这一神秘且极具魅力的穿山出版物种。
《穿山甲:科学、社会和保护》中文译本(通讯员供图)
穿山甲是学社九游一类神奇的哺乳动物,拥有独特的保护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演化历史。中文然而,译本近20年来,首次由于人为干扰、穿山出版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全球目前已知的8种穿山甲种群数量下降,等人们重新审视人类与穿山甲的关系时,才发现对这类奇特生物知之甚少。为加强穿山甲保护和研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穿山甲专家组原主席丹尼尔·W.S.查兰德等人系统地整理了全球穿山甲研究的资料,并召集130多名研究者共同编著完成《穿山甲:科学、社会和保护》一书。
据了解,《穿山甲:科学、社会和保护》是第一本涵盖穿山甲生物学、行为学和保护学的系统巨著,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穿山甲保护研究著作。该书分为4卷39章,全面梳理了全球穿山甲的进化与分类、自然历史文化、受威胁状况以及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执法监管、社区共管、公众教育等保护措施,涵盖保护科学、政策法规、兽医卫生和资金筹措创新等领域,凝聚了全球该领域科学家的智慧,对保护全球穿山甲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中华穿山甲(通讯员供图)
中国是亚洲穿山甲的重要分布区,分布有中华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长期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并稳步推进穿山甲保护工作,并于2020年7月在广州成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对中国以及全球分布的穿山甲物种开展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研究,为全球穿山甲的保护贡献中国力量。
广东省林业局透露,广东作为中华穿山甲种群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已发现多个穿山甲繁殖种群。近年来,广东通过科学研究、野外监测救护、加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活动、加大公众教育等方式持续加大穿山甲保护力度,组织开展全省穿山甲专项调查、监测工作,先后在韶关、河源、东莞、潮州、惠州、梅州、肇庆、阳江、茂名等地市发现穿山甲新鲜洞穴,并拍摄到穿山甲活动影像。近期,广东还创新开展中华穿山甲智慧保护体系建设,目前已布局建设5个野外科学研究台站、18个监测单元和一批监测点,基本覆盖广东省中华穿山甲主要分布区。
中华穿山甲(通讯员供图)
“下一步,广东将依托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积极推动开展中华穿山甲智慧保护体系建设,加强中华穿山甲野外种群和栖息地监测与保护,促进野外资源恢复和发展,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利嘉伟
通讯员 林荫
- ·稳居全省人口第一大市!广州2024年常住人口1897.8万人
- ·台湾苗栗县县长钟东锦带领访亲团到梅州蕉岭寻根问祖:感受心灵根脉和归属
- ·培育本土“村红” 助力乡村振兴!直播带货苏区融湾先行区乡村联赛组委会挂牌成立
- ·海内外客商嘉宾陆续抵梅报到,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即将开幕
- ·中国救援队伍在缅持续救援 已深入安置点开展医疗巡诊
- ·提前剧透!客商大会期间梅州市天气晴好
- ·是个15岁少年!东山健康•2023梅州马拉松赛迷你马冠军出炉
- ·种下“侨心林”,凝聚侨胞情!他们为梅州大地再添新绿
- ·潮州市饶平县:新型塑胶网箱更耐用 海上粮仓建设提“塑”
-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正河: 梅州打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霸屏、“顶流”...总阅读量超500万!梅州日报全媒体全方位报道2023梅马→
- ·力争明年上半年投产!超华科技年产600万张高端芯板项目加快推进中
- ·注意!未来三天华南局地有暴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
- ·为平安“加码” 全市公安机关开展集中统一清查打击行动
- ·@梅州党员干部群众,一齐参与全民爱绿植绿护绿“1+3”系列行动
-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抢抓难得机遇,加快推动老区苏区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