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新苗 精心浇灌促成长!梅州持续擦亮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活动品牌
近年来,春风成长持续擦亮我市文旅部门依托客家山歌传承推广,化雨活动不断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育新园育AG超玩会入口持续擦亮梅州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活动品牌。苗精梅州如今,心浇新苗越来越多中小学生都能吟唱客家山歌,灌促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山歌山歌“新苗”。
温润土壤“育新苗”
据了解,梅州市客家山歌幼苗班已连续举办14届,品牌培养了1300多名优秀学员,春风成长持续擦亮在国内、化雨活动AG超玩会入口港澳台、育新园育东南亚等客属地区均获得广泛赞誉,苗精梅州同时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心浇新苗少年儿童踊跃报名,每届报名人数均超过400人。灌促
目前,客家山歌幼苗班分暑期班和一年制班,暑期班学员经考核后,每年筛选出40人进入一年制班,在一年制班中,将有10至15个优秀苗子能够进入梅州市少儿艺术团深造。今年山歌幼苗暑期班、一年制班培训学员共140人次,并借助重大节庆汇演等平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充分展示才艺的机会。
第十四届山歌幼苗培训班(暑期)结业考核汇报。(市文化馆供图)
此外,为让更多热爱客家山歌的小朋友得到学习客家山歌的机会,市文化馆从2011年起在城区开拓了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丽群小学等教学试点,由市文化馆培训老师、提供教材、输送教学模式,广泛培养小山歌苗子。现已举办13届培训班,培训小山歌手7000余人次。培训班和幼苗班发挥强大“造血”功能,持续为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特色品牌提供动力源泉。
汲取营养“润新苗”
今年,市文化馆全新推出公益性全民艺术普及新品牌“客都艺术公益课堂”,内容包括音乐、摄影、文学等,自2月底开课以来,共计举办33期,受惠人次达1600余人次。市文化馆组织开展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建设传统技艺展示暨客都艺术公益课堂暑期培训活动,开设少儿创意泥塑、少儿版画创作、少儿篆刻班、客家山歌、客家筝等课程100场,培训学员2000余人次,以上活动的成功举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客都艺术公益课堂”《品读宋词》。(市文化馆供图)
戏曲进乡村——客家山歌剧《血色三河》现场照。(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供图)
我市文旅部门通过外出演出、内部比赛、教学采风活动、观摩演出、到文化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让“新苗”在体验中感知优秀客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不断激发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立足实践“壮新苗”
从刚开始的害羞胆怯转变到舞台上熠熠生辉,众多“新苗”不断在多样化、高品质的平台中得到实践历练,最终用亮眼的舞台表现展示着他们一路的成长蜕变。
梅州市文化馆“客都艺术公益课堂”暑期培训成果文艺展演。(市文化馆供图)
戏曲进校园——客家山歌剧《初心》。(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供图)
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坚持“先示范、后推广、再普及”原则,推进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采取试点学校培训等方式,先后深入市艺术学校、东山中学、化育小学等12所学校开展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剧培训和演出。截至目前,累计共开展了230次客家山歌和山歌剧授课、示范表演,参与人数达1.41万人次。
“强国复兴有我”系列活动暨“相约周六”展演——山歌小戏《二梅看郎》。(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供图)
内部“造血”、外部“输血”为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活动品牌增添了发展“双翼”。我市文旅部门通过剧场展演、“非遗进社区”等方式持续开展线上惠民展播和线下惠民展演,截至目前,已累计演出190余场,受惠观众累计超161.3万人次。
编辑:黄炜明
审核:张英昊
- ·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
- ·应急管理部:副热带高压北抬 陕甘地区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高
- ·消防演练 防“火”于未然
- ·百名法官下基层 为民解困 为民排忧
- ·中粮资本发布声明:未建立APP应用及任何形式的线上销售渠道
- ·湖南华容团洲垸内积水水位下降77厘米
- ·受降雨影响 河南商丘等地部分高速路段禁止一切车辆上站
- ·每个考室6至8套试卷英语四、六级考试将多题多卷
- ·市场监管总局撤销16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涉酒类、中药材等
- ·高温黄色预警!18日上海、浙江、福建等局地超40℃
- ·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京成立 42位奥运冠军领衔
- ·57个钩臂式垃圾箱“上岗”
- ·广东发布《天然硒品认定与标识》团体标准
- ·石棉联社 开展金融IC卡宣传活动
- ·湖南华容团洲垸内积水水位下降77厘米
- ·论茶蒙顶山——茶学专家学者走进中国名茶之乡